玉菩萨面相 观世音菩萨面相庄严可以吗

2024-04-18 10:23:53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对于一个人来说,个人的长相,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局面,有一些女人会出现明星相,而还有一些女人则会有一张菩萨脸。那么,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如果她是有一张菩萨相的脸,个人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一起来相术栏目分析一下究竟会如何。

space

女人面相

1、少年时期:命运多舛

对于有着菩萨相的女人,在出生开始以后,一直到成年之前,个人的命运都是饱受折磨的,无论是个人的文曲运势还是健康状况,都会因为这样的长相而备受关注,并且个人的命格也会因此而多灾多难,如果能挺过这一段时期,以后的路才会比较好走。

2、青中年时期:命运转好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佳的年华就是刚刚成年以后,在大学的时代,这个时候,女人的各个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而恰好在这个时间段里,这种菩萨面相的女人,个人的命格发展会异常顺利,顺利的遇到喜欢的人,顺利的组建家庭,并且婚后生活也很幸福,是很好的命运。

3、老年时期:夕阳红

而有菩萨面相的女人,只有到了老年时期,才会真正的体现个人的命运特点,比如说,到了老年以后,个人的事业发展反而变得比较强势,尤其是个人的事业来临;而身体健康方面,也远比同龄人要好。所以,老年时期的菩萨相女人,个人的命运才真正是非常好的!

1.看眉毛

眉毛为保寿宫,中年之前,眉毛浓淡适宜,弯弯秀气,光泽平顺,眉尾微微下垂。忌讳:眉毛压眼、断眉毛、过淡眉毛、过浓眉毛、半截眉毛、眉尾向上高昂,这都不是长寿的面相。老年时候,眉毛要长,眉尾要下垂,这就是相书说的寿眉。

2.看鼻子

鼻子为财帛宫,代表身体强健程度。忌讳鼻子短小、鼻孔外翻、鼻梁起节、断鼻、折鼻、鼻梁塌陷、鼻子颜色、鼻梁有横纹,这都是寿命不长的面相;鼻子长而有势,鼻梁挺起而鼻子不漏孔,这是长寿的标准面相。

3.看眼神

眼中之神随著健康情况而变化,眼中神足者,健康壮况良好,遇小病也能很快康复。短寿之人眼神滞呆、散落、飘散、或是迎风流泪,两眼黯淡无光,无神采,无生机,眼泡淤肿,似深秋草木之衰竭,如溪流之干涸,常给人似睡非睡的感觉。

4.看耳朵

肾开窍于耳,肾是生命活力的发动机,是先天之本,耳相生得形质厚而大,耳垂肥大,色泽红润紧贴大脑,主肾功能完好发达,精力旺盛,为长寿之相。反之,假如两耳枯槁、瘦小、肉薄、耳垂小,两耳色泽如灰,或带黑色,主寿限不长。不过,相不独占,还要配合面部的其它部位综合来看,不能单凭此点下。

5.看人中

中医认为,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之点,是奇经八脉的总纲,统率人体的阴阳二气,因此人中是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是阴阳之气平衡的总枢纽。此部位主子女和寿命,人中深、长、阔的健康、长寿者多,反之短、浅、细的体弱、短寿者多。假如人中生得浅而短,或者几乎从正面看不到人中,其人一定寿命不长。而且人中长,代表长命,人所谓人中,就是从鼻下唇之间的那条直沟。由人中的长短、宽窄、深浅及直曲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贵贱、贫富、寿命、运气的吉凶及子孙的有无等。人中的长短主要反映寿元,长则长命,短则短命。不过若年纪轻轻,人中短亦不必太过担忧,因为随着年纪渐长,人中亦会增长。除非有严重的纹侵痣破,否则不必过处。一般人中要求长得深、长、阔清晰为佳。

6.看法令纹

法令位处鼻翼两旁,看起来只是两条普通的纹理,但却代表了一个人的威信、名誉、晚年运势和寿元。法令越长,寿命也越长,法令长不到嘴角,必然短寿。法令正好与两嘴角齐,不被饿死,也因食道方面的疾病致死。若在中年以后法令仍然未见增长,甚至不过口,一般代表短寿,流年56至57岁的运势更见反覆,即使寿元能过六十,晚年运势亦恐不佳。不过,一个人即使法令纹深长,若其印堂暗淡无光,口形欠佳,唇色暗黑,仍然是好运难求,事业难成。若法令末端向嘴唇下的位置屈入,形如包围着口部之状,亦主凶,晚年生活艰苦,易有大病小痛缠身,运至七十左右更有生命之虞。

7.看整个面部气色

富态之人的面部润泽,油光铮亮,或者是白里透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容光焕发,面部肌肉坚实而有弹性。短寿之人面色灰暗,满面晦气,其面部肌肉松弛臃肿,而且通常都不太干净,要么布满雀斑,要么恶痣星罗棋布。痣有吉凶之别,黑色和红色的痣为吉,青色、黄色、咖啡色、紫色等等颜色的痣为凶。痣的位置也有吉凶,短寿之人的痣常常长在两嘴角的上方,或者长在人中里,并且比较大。

菩萨的面相怎么形容

8.看双手的握力

人到了老年之后,你与他握手,当感到老人的手特别有力,那么这就是长寿的标志。手握力来源于肝,握力大肝功能健康,肝健康人就长寿。

希望对你有帮助。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出典

大乘经藏

中国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是因为《法华经普门品》的盛行,中国通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来自印度的昙无谶,劝他诚诵普门品。沮渠蒙逊遵照指示去做,真的使他不药而愈。因此国主在国内广弘普门品。《普门品》宣说,如果众生在受苦之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能让其得到解脱。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他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说,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

民间杜撰

正因为观音普遍地受到广泛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题材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的内容是,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这个故事并不为正统佛教典籍所载,也不被佛教所承认。妙善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13完整记载了这一传说。

尊号义释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12]两种最通用的译法是: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是鸠摩罗什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

自修义:观世音,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观自在

特指:Avalokiteśvara,玄奘认为含“观照纵任”之意,即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Avalokita为“观”,iśvara为“自在”,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所以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可见於《般若心经》。太虚大师认为: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所以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则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通指: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不一定特指补怛落迦的观世音菩萨。菩萨依德立名,有某种特殊功德,即名为某某。如《华严经》中便出现若干同名同号的菩萨。印顺法师依此认为,谁有观自在的功德,谁就可以名为观自在。观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由此洞见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摆脱了有漏有取的蕴等系缚,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萨的观自在者。所以凡是菩萨登地,通达真理,断我法执,度生死苦,即可名观自在。而《心经》开头的“观自在菩萨”,便是依此义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