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具体介绍以下几个节日:
1、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
3、清明节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4、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5、除夕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的节日
问题一:中国所有的重要节日?元旦(1月1日)NewYear&39;s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Spring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LanternFestival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39;s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Day
邮政节(3月20日)Postal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WorldMeteorologyDay
清明节(4月5日)ChingMingFestival;Tomb-sweeping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Labour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eseYouthDay
护士节(5月12日)Nurses&39;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theDragonBoatFestival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Children&39;sDay
中国成立纪念日(7月1日)theParty&39;sBirthday
建军节(8月1日)theArmy&39;s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Festival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39;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Double-ninthDay
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Day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Year&39;sEve
问题二:中国的重大节日有哪些?元旦三天假,一年新始,万象更新,中华崛起,以后每个元旦都有GDP的惊喜,中国人啊,狂吧!
元宵赏灯节团圆节
春节认可不赚钱,大雪阻档,也要归家的节日啊
清明祭奠先人教育后人的节日。
端午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投江的爱国节日。
中秋赏月,团圆、祝福、丰收的节日啊。
五一长假变成三天,那也是很爽、很期盼的踏青看花游园的好节日啊。
十一长假七天国庆,做人当家的感觉,不再看外国人脸色行事的大节日啊。
三八妇女解放扬眉吐气节日,大丈夫给洗脚多和谐啊。
问题三: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节日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12539;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
问题四:中国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节日中国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节日
中国一年中的节日;
以上只是几个比较传统的节日,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节日,那就太多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啊。
问题五:我国各民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彝族火把节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插花、对歌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歌舞、鲜艳服饰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跳虎笙、虎舞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大理三月街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歌舞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祭祀、栽秧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祭祀、栽秧、对歌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庙会、对歌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梨园里野餐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祭祀、歌舞、洞经音乐各村寨不同
傣族傣族泼水节赛龙舟、泼水、歌舞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祭祀、歌舞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琰佛塔、歌舞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串寨、放高升、歌舞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哈尼族阿玛突祭祀、歌舞、摆街宴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打秋千、摔交、歌舞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歌舞、摔交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捉蚂蚱来食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秋千、歌舞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篝火、歌舞五月上旬
苗族苗族花山节爬花杆、芦笙、歌舞正月
僳僳族僳僳族澡堂会温泉沐浴、赛歌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节吃团圆饭、射弩比赛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节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二月初八
纳西族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祭祀、对歌、斗牛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祭祀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物资交流、文体表演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