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首:信陵君存赵辞封上上
自小生身富贵家,眼前万事总奢华
要君赐受金鱼袋,四海传名足可夸
(四句浅释:从小生长在富有的家庭,身边的一切所见必然极尽奢华;受邀接受国家的封赐也不居功,这样的谦让真足以名扬四海众人皆夸。)
囚徒得赦,病遇良医,龙门得过,名显皇都之象。凡事变化则吉。
灵签之曰:君尔也。自小生身富贵之家。于是君汝之生活也。总是奢华之世界者。谋望皆成。惟有贵人之扶持者。必能称意。且不劳而成者。易言之。囚徙得赦。病遇良医。龙门得过。名显皇都之象。凡事变化则吉也。
交易-宜迟婚姻-成合求财-秋冬自身-祈福家宅-吉六畜-平田蚕-中平寻人-见行人-祈保六甲-生女山坟-吉讼词-有理疾病-得安失物-东方移徒-守旧
详解:此签有”谦让未遑”之意。提醒当事人,施恩不求报。当有人向我们求助时,凡所当为,义不容辞。如果抱着希望对方回报的预期心理,就失去了原本为善的美意。须知”有心的功德不是真功德”。助人的根本意义,在于无心且单纯地去做,解决了问题之后,心里的快乐,绝非外在的有形物质可比拟。切勿期待对方有所表示、或因此窃喜念念不忘。相反地,如果自己受到帮助,即使是小小的恩惠,也要谨记在心、不可或忘,有机会立即加以报答。谨记施比受更有福,为善不足挂齿。
婚姻-成合,很好,又是上上签,大吉大利!
第六十六首:楚霸王阴陵失道
路险马行人去远,失群羊困虎相当
危滩船过风翻浪,春暮花残天降霜
(四句浅释:催马行走,但地势险恶,距离仍相当遥远,失群的羊儿偏偏碰上了老虎;就似船只在急流狂风中行驶,也好比晚春将结束绽放的花朵,又遇霜雪更加速枯萎。)
守静安静,安分无忧,不须贪望,自有优游。此签意滞之象,凡事待时仔细小心。
灵签之曰:本签者意滞之象。凡举事待时。且必须仔细小心。无一是处之时。目下不许君丝毫动之。一动不如一静。以目前之情况守之。不可勉强。一强求。逞一时之勇之时亏即主。弄巧成拙。无一可图利。易言之。守静安静安分无忧不须贪望自有优游。
交易-失败婚姻-不久长求财-破失自身-灾家宅-忧疑六畜-损田蚕-损寻人-杳行人-阻六甲-危险山坟-不利讼词-亏疾病-设送失物-不见移徒-莫动
详解:此签有”六神无主”之意。奉劝当事人,勿心慌着急。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常会因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往往转而向旁人求助,希望藉由对方的建议,能让事情有所帮助。其实自己本身的问题,应该是自己最了解。不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将事情层层抽丝剥茧、一一厘清之后,也许就能找出症结所在。若实在是想不出办法、非要向他人求助时,也不要随便拉个人就猛吐苦水,应慎选欲请教的对象。有些人可能听完还没消化,就主观的高谈阔论,不但对事情没有帮助,恐还因此被他人的你一言、我一语误导了方向,更加混乱。应请教客观中肯、又能从中指出关键处的对象,才有助于厘清问题,帮忙你解决困难。
您所求的夫妻关系婚姻--不久长,希望您不要悲观,静心思考,安静安分,举事待时。
观音灵签第六十二签观音灵签解签62
观音灵签第62签概述
第六十二签
吉凶宫位:中签寅宫
签诗
晨昏全赖佛扶持
须是逢危却不危
若得贵人相引处
那时财帛亦相随
诗意
此卦神佛暗佑之象,凡事忍耐大吉也。
解曰
守旧平安之象。凡事遇贵则吉
本签精髓
先困后舒,因贵则安。
凡事做事
本签示意,虽然事情可能逢遇困境,若临此刻,则须安守,莫轻举妄动。或能得到贵人或守护神的安排,而走出困境,而得光明的新生活。
观音灵签第62签吉凶解签
圣意
家宅安。
自身吉。
求财西方。
交易遂。
婚姻成。
六甲祈福。
行人阻。
田蚕七分。
六畜利。
寻人西方。
公讼亏。
移徒守旧。
失物见。
疾病祈福。
山坟吉。
爱情婚姻
姻缘何时来,当前困无偶,安守此当前,媒人得介绍。
仪者可否追,欲追有困境,静待些时候,贵人得安排。
若问更进展,目前有困难,若逢贵人现,婚事即可谈。
若爱临分手,挽回有无望,若逢贵人助,此爱即可圆。
工作求职创业事业
工作在何方,当前处困境,安守以待时,贵人得相助。
事业问前途,途中有困难,纾困需待时,寻贵以舒张。
考试竞赛升迁竞选
竞试问结果,其中有难处,多求拜神佛,以祈度难关。
升迁有无份,其中有暗处,安守再祈祷,念佛祈光明。
投资理财
投资问前程,虽逢困套时,贵人得相助,走出忧暗谷。
经商生意
经商不顺利,此时需扶力,举香求神佛,以求好生意。
房地交易
买卖能否成,求神佛招客,主顾即上门,感谢天之佑。
治病健康
有病问前途,疗病须待时,念佛菩萨名,以祈早康复。
转换变更
遇困想转换,此刻当安守,神佛暗中扶,迎向新希望。
求孕求子
无孕想求孕,行善再积德,求神以庇右,以祈满心愿。
官司诉讼
官司处困境,求贵来相助,念彼观音力,困境得缓解。
寻人寻物
寻物向何方,求神来指引,祈福以相见,宠物在西方。
远行出国
远行问前途,途中有困境,多念观世音,逢危得解脱。
观音灵签第62签图和典故
典故
◇唐僧得道
有一天,唐僧来到河边,眼见佛祖灵山在前,前有一独木桥,唐僧不敢走过。佛祖化身船夫,并撑著无底破船,唐僧一上船就跌下河中,被船夫救起,唐僧就此得证佛道了。(西游记故事)
◇唐僧取经
唐三藏,俗姓陈,名禕。出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十三岁出家,法号玄奘。
为了求取佛经原典,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冒险越过国境,历尽万苦千辛到达天竺(印度)取经。他遍游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以及印度东南沿海地区,然后翻越雪山和葱岭,往返跋涉五万馀里,花了16年的时间,终于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携回大量佛经,并译成中文。
(唐三藏经历长时间跋涉来回中印,其中必然要经历险难,而能平安返回,因为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守护神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