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皇帝之前,在谋士姚广孝的举荐下,认识了相士袁珙,被他过人的相术所折服,将其奉为座上宾,二人经常秉烛夜谈。袁珙与江湖术士不同,他的确有真才实学,所算之事无不应验,也因此备受朱棣的赏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袁珙的儿子袁忠彻也不简单,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相面之术,掌握了常人难以企及单独本领。
袁珙死后,明成祖追赠他太常少卿,而此时的袁忠彻已经年过三十,尽管不如父亲那般厉害,但也把袁珙的本事学的差不多了,只是稍微欠点火候,假以时日未必达不到袁珙的高度。袁忠彻做人相对高调,人脉比较广,与朝中很多大臣关系都不错,凡是找他看相之人,几乎都不会拒绝。
明成祖每一次外出巡游,基本都会把袁忠彻带在身边,此等待遇让其他大臣羡慕不已。本来明成祖对长子朱高炽就不是太满意,之所以册立他为太子,也是处于一种无奈,加上一些人的谗言,让明成祖更加火大,就在皇宫贴竖起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以后凡是太子做出的决定,一概不准执行,否则就是抗旨不遵。”
不久后,太子朱高炽得了一场大病,御医能想到的方法都尝试了,太子的病情却没有好转。明成祖有些担心了,把袁忠彻叫到皇宫,让他想想办法。袁忠彻回道:“陛下不用担心,太子属于忧惧成疾,只需派人把那块石碑收回,太子自然会不治而愈。”
明成祖采纳了他的谏言,命人将石碑砸得粉碎,果然如袁忠彻所料,朱高炽很快就恢复了,气色红润,吃嘛嘛香,从此之后,袁忠彻更加受宠。常言道,祸从口出,在一次与同僚闲聊之时,袁忠彻居然说道:“从太子的面相来看,他坐上龙椅肯定是没问题的,却不能长寿。”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此人把袁忠彻的话,添油加醋地说给朱高炽听,朱高炽差点气的坐在地上,发誓日后一定要让袁忠彻付出代价。袁忠彻曾对于谦说:“你目常上视,未来会遭砍头之灾。”于谦的结局应验了他的预言,当然这是后话了。
公元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他没有忘记对袁忠彻的记恨,考虑到实际情况,打算过一段时间再找他算账。次年初,明仁宗身体每况愈下,感觉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就下了一道圣旨,让锦衣卫把袁忠彻抓到京城,审讯过后斩首示众。
锦衣卫火速前往袁忠彻的老家,发现他居然坐在门口等待,仿佛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得知皇帝下旨把他处死,袁忠彻没有任何畏惧的表情,反而笑着对家人说:“放心吧,我必能躲过此劫。”当他被押送到京城的时候,明仁宗已经去世了,新皇帝明宣宗赦免了他的死罪,负责此事的锦衣卫惊呆了,甚至觉得袁忠彻是传说中的半仙。
皇帝的脸是龙颜。所以即使是近臣,没有朕的“抬起头来”,是不能随便看的,也不能议论。其实,这是古代帝王彰显高高在上的天子权威、神化自己的一种谋略。但是,因为皇帝的脸不能随便看,就容易弄出“相貌问题”,有的至今争论不休。
如秦始皇嬴政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史学界争议颇大。《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准,即古代相书中所言的鼻子,从记载中看,嬴政鼻梁并不完美,有缺陷,眼睛细长,说话声音怪异,是一个五官比例不协调,相貌丑陋的鸡胸男人。有人因此戏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皇帝,是帝王中的第一丑。
但北宋李昉等人主编的《太平御览》中记载又有所不同,称嬴政是“虎口”、“日角”、“隆鼻”、“大目”,这样说来他又是高鼻梁,大眼睛,相貌堂堂的帅哥级男人了。我因偶然的原因,多年前曾跟乡下的算命先生拎过几天包,粗知唐举、皇甫玉、袁天罡诸史上相术名流的故事,从中国古代传统的面相原理来看,“虎口”之人与“龙口”之人均为帝王相:“虎口阔大有收拾,须知此口必容拳,若然不贵且大富,积玉堆金乐自然。”可见,嬴政的相貌不是丑,而是奇,贵不可言。
另一个与秦始皇一样,给后世留下严重“相貌疑云”的帝王是明太祖朱元璋。有史学家称他是下巴奇长、耳朵肥大、满脸麻点的丑陋、猥琐男人,朱元璋才算是中国帝王中的第一丑;但有的人称朱元璋是五官超格、相貌超俗,乃大富大贵的罕见帝王之相。两种观点截然相反,目前外界能见到的画像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类,即一丑一俊,但版本众多。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简单提到过朱元璋的相貌问题,辑了他五幅不同形象的画像。
这里重新,是因为我终于收集到了迄今最全的朱元璋画像,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版本达16种之多,有的相貌很滑稽,十分新鲜。其中,有不少是我从南京明孝陵博物馆藏品中看到的。馆藏画像均已入收王前华、廖锦汉两位明孝陵文物专家主编的《明孝陵旧影》一书中,共有13种。廖锦汉先生向我介绍过,称“这些画像是第一次公开,有几幅是从民间新发现的”。我相信众多网友也是第一次看到下面图中的几张,因为即使明史学者也未必全看过呢。
图一: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二: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三: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四: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五: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六: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七:传朱元璋宫廷画像
图八:传朱元璋宫廷画像
图九: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十: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十一:传朱元璋宫廷画像
图十二: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十三: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十四:朱元璋民间画像
图十五:朱元璋宫廷画像(“标准像”,中年)
图十六:朱元璋宫廷画像(“标准像”,老年)
过去给帝王画像,就像现在国家领导人有专门的摄影师一样,也有御用画师。民间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朱元璋画像故事:说是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给自己画像。第一个进宫的画师十分认真,把像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和真人一样。朱元璋看到自已丑陋的形象,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第二个吸取了教训,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画成美男,一表人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这哪是自己啊,明明是在忽悠他,自然画师难逃一死。第三个是真聪明,揣摩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追求“神似”:脸型描摹得与真人差不多,其它部位跟着感觉走,就如现在影楼给新郎新娘拍婚纱照,处理得模棱两可,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结果朱元璋看到自己满脸仁慈,一副帝王之相,龙颜大悦。不用说,画师获赏,免予一死,被放回了家。
“民间故事”里透露出一个信息,朱元璋的相貌异于常人,可能确与秦始皇一样,是不合比例,五官失调。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讲究威仪的帝王朱元璋?所以暗示画师造假。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朱元璋对自己的画像要求极其严格,绝不充许不满意的作品流出。既然如此,民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版本流传下来?
有一种原因不可忽视,就是朱元璋杀人如麻,除了残害忠良,还得罪了不少文人,文人怀恨在心而借此泄恨,于是根据传说中的描述,故意夸张其面部缺点,丑化朱元璋,把本来相貌就一般的皇帝画得更加糟糕了。但这理由并不很硬实,因为朱元璋是汉人,是他赶走掘陵盗墓,奸妇淫女,无恶不作的外族,推翻了给民间带无尽痛苦的元朝,至少老百姓应该很尊敬他的,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丑化大救星式领导人的画像流传下来?再说,明朝的典章是很严厉的,当年到朱元璋孝陵前割猪草都可能被逮起来的,这种画放在家里,哪该是什么罪?别说画,想都不敢想!
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后人,特别是清朝所为。
自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煤山被逼上吊自缢,历277年的大明王朝结束,清王朝开始了。清王朝是满族人的天下,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后金政权易名而来。1644年清世祖福临赶走李自成,迁都北京后,清朝在好几个时期或轻或重,有步骤地开始“篡改运动”。为了统治的需要,甚至连《明太祖实录》这些书,都安排文人“修饰”,从文字上丑化前朝,歌颂大清万年江山。可以想见,在这种背景下,本来民间就传说相貌怪异丑陋的朱元璋,就很难逃脱被“恶搞”的结局了。一个王朝都倒下了,开国皇帝能不被嘲弄么?
从目前来看,除了一两幅外,绝大部分版本都系明亡以后民间所绘,有的版本极不严谨,如把朱元璋的皇冠绘成了秦汉制式(见图六),和秦始皇、汉武帝戴的是一样的,显然是一幅搞笑画作。还有朱元璋的下巴大如馒头,从生理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得怪病。如果这种长着奇怪下巴的画像真是明时之作,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当时确实把朱元璋的奇异相貌当着帝王奇相来理解了;或是朝廷有意授权画师,通过障眼法来愚弄臣民。而从历史上看,在出生、相貌上故弄玄虚,也确是帝王美化自己的一个常用小把戏。
如《明实录》记载,朱元璋晚上出生的,生下后红光满地,房里异常发亮,邻居以为朱家失火了。实际上这怎么可能呢,说红色满地倒是真的,因为其母生他时大出血了。再者,朱元璋与哥哥葬父时说是遇到暴雨,于是放下包裹在芦席里的父尸,进庙里躲雨,结果雨停了,奇事也出现了,尸体所在地方自起坟头,于是就传出了朱元璋葬父葬到出真龙天子的风水宝地上了。朱元璋称帝后专门在凤阳的“中都”修筑了皇陵,将父母的连棺材也买不起的土坟头,改建成帝王陵,至今尚存。不排除后世或朱元璋本人有意为大明开国皇帝,从相貌上寻找天意和理由的可能。据说,朱元璋患过天花而不死,留下了一副麻脸,加上他的下巴可能稍长,额骨稍凸,时人可能觉得太丑了,御用文人则正好附会说这是帝王奇相:“下辅学堂地阁朝,承浆俱满是官僚。如教中辅来相应,必坐枢庭佐舜尧。”一般地阁(下巴)饱满就是官相之人,而朱元璋地阁雄奇,妙不可言,贵不可测,自然是帝王的好命了,相貌要异于常人。
面对朱元璋一脸仁慈、那张现保存于北京故宫,并为南京阅江楼等多个明朝景点悬挂的“标准像”(见图十五),有人觉得与真人不相符,是假的,认为长着怪异下巴的画像与真人最接近。朱元璋到底长得怎么样,丑不丑,现在谁也说不清,成了一段历史疑云。但我推测是不会丑到哪里的,不然在濠州起事的王财主郭子兴怎么可能把义女马秀英,嫁给一个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的穷和尚?再说,相貌会遗传的,朱元璋生有朱标、朱棣等24个儿子,这么多“龙种”当中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肥耳、大下巴,与他长得相似?从明诸帝的画像来看,均无此长相啊,相反都与朱元璋的标准像差不多。所以说,真实的朱元璋与标准像不会差得太远。有朝一日,如果朱元璋的陵寑孝陵地宫被打开了,找到其遗骨,用现代电脑三维复原技术处理一下,真相就会大白了,一切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