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面部就像一本打开的进化日记——有的像戴了白色面膜的川金丝猴,有的顶着红屁股般鲜艳的赤猴脸。咱们先看最显眼的鼻部特征:
眼部结构更有意思:
品种 | 眼睛特点 | 实际用途 |
---|---|---|
眼镜猴 | 占脸1/3的巨眼 | 夜间捕猎的探照灯 |
黑帽卷尾猴 | 自带"眼圈"妆容 | 防晒防眩光神器 |
那些看起来乱糟糟的毛发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
1.白头叶猴的莫西干发型:幼崽是金色,成年变黑白
2.皇柽柳猴的络腮胡:公猴的胡子比母猴浓密30%
说到色彩心理学,倭狨的脸部色素沉淀会随情绪变深,发情期公猴的蓝蛋脸(对,就是字面意思)能艳过孔雀羽毛。而老年猕猴脸颊的皱纹,每一条都记录着它在族群里的战斗史。
别以为只有人类会假笑:
最近灵长类学家还发现,恒河猴的"面瘫"个体在群体中存活率更低——毕竟它们没法用面部肌肉说"兄弟别抢我的香蕉"
下次在动物园,不妨蹲个十分钟。你会注意到幼猴的鼻梁骨都是塌的——就像人类婴儿的囟门,这方便它们挤过产道。而老年猴子的眉骨会越来越突出,活像长了两块小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