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老巷的转角处总挂着盏褪色的红灯笼,底下坐着个穿绛紫旗袍的女人——花姬的算命摊子就这么支了三十年。竹签筒磕碰桌角的声响像某种暗号,路过的大婶会突然停下剥毛豆的手:"哎,上次她说我家老二冬至前要戴红绳,果然摔了跤却只蹭破油皮......"算命不用生辰八字。三枚乾隆通宝,一把晒干的桃花瓣,偶尔加半盅黄酒。最邪门的是那本《花镜》,线装书页里夹着不同时节的植物标本,翻到哪页全凭风。
"您这卦象......"姬指尖突然按住一枚倒立的铜钱,"三月别往西南方向走,要犯桃花煞。"对面穿西装的小伙子噗嗤笑出声,两个月后却灰头土脸来还愿——原来出差昆明时被合作方女高管灌醉拍了床照。
她的核心技法藏在看似随意的流程里:
步骤 | 材料 | 玄机 |
---|---|---|
摇卦 | 铜钱 | 故意用轻重不一的仿古钱,重的多显阴爻 |
撒花 | 花瓣 | 根据节气选花,立春用梅花瓣藏锋利边缘 |
翻书 | 《花镜》 | 标本位置暗示凶吉,比如夹在柳叶页必主离别 |
巷尾修车的老张头最恨她——"闺女嫁华侨?结果找了个代购!"更多人记得的是暴雨夜她突然拦住卖菜阿婆:"明天别去码头"次日渡船沉了七个人。
最吊诡的是去年冬至。花姬突然把所有桃花瓣换成白梅,那本《花镜》竟自己哗啦啦翻到最后——夹着枯槁的彼岸花那页。三天后她被救护车拉走时,巷子里所有算过命的人都梦见了一把碎裂的铜钱。
如今扫码付款的年轻人也来凑热闹。"您这算法有大数据支持吗?"洛丽塔裙的女孩刚问完,花姬"啪"地合上书:"你手机里第三个男人面相带刑克..."女孩瞬间惨白的脸色比任何验证都管用。
深夜收摊时她会嘀咕些怪话:"哪有什么神算,不过是看多了人心褶皱..."月光照在那本《花镜》上,最新夹进去的是半片抗抑郁药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