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把一天切成12块,每块叫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子时(23:00-1:00)打头阵,接着丑、寅、卯...直到亥时收尾。关键点在于: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地支和五行属性,比如寅时属木、午时属火,这个底子决定了时辰的"基因"。
时辰对照表:
时辰名 | 现代时间 | 五行属性 | 常见宜忌 |
---|---|---|---|
子时 | 23-1点 | 水 | 宜祭祀忌动土 |
卯时 | 5-7点 | 木 | 宜签约忌安葬 |
午时 | 11-13点 | 火 | 宜嫁娶忌挖井 |
1.神煞系统:每天值班的"大神"
2.冲合关系:时辰和当事人八字得对得上
3.五行生克:时辰属性得跟事情性质匹配
- 误区1:只看"吉时""吉日"
上个月邻居搬家,光挑了个"吉时"却撞上"破日"结果搬完第二天水管就爆了...
- 误区2:盲目相信通用黄历
重点来了:2025年10月13日这天的午时,普通人用是吉时,但属鼠的用就是凶时!
- 误区3:忽略地域差异
南方用真太阳时,北京时间和当地时间能差出半小时,我在深圳就吃过这个亏...
1.紧急情况取舍:
半夜突发急事,别管什么"时不宜求医"该去医院马上去!老祖宗也想不到现在有24小时急诊对吧?
2.重要事项参考:
3.动态调整技巧:
遇到"半吉"时辰,可以:
- 穿对应五行颜色的衣服(比如火时辰穿红色)
- 面向吉利方位(手机指南针就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