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父母给娃起名,“狗剩、铁蛋、招娣”三件套,简单粗暴,朗朗上口。如今,娃一出生,名字起的比诗还美,“子轩、诗涵、依诺”,“三个字儿”都嫌不够,恨不得“四个字儿”直接成词。
还有些父母,给孩子起名“含情脉脉”,一个名字里塞满各种期待。“诗情画意、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翰墨丹青”统统装进去,试图让孩子“不负此名”。可别怪老师点名时念成绕口令,别怪同学叫你时自带戏腔,毕竟,这名字属实有点儿“戏精”了。
还有一些父母,走“另类”路线,给孩子起些“生僻字”,想着独一无二、鹤立鸡群。结果把孩子坑惨了,上个户口本,填个表格,系统都得“卡壳儿”。老师上课点名更是“灾难”,把老师的普通话造诣都快逼疯了。
起名本就是件“费脑筋”的事儿,也是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但无论怎么起,别忘了初衷,别“伤害”了娃。毕竟,这名字可是要伴随他们一辈子的!
无论给娃起名是“含情脉脉”还是“另类搞怪”,都别忘了,名字只是个符号,关键还是娃本身。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用自己的实力和品格撑起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