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第一年上坟时间是正月初一,第二年是正月初二,第三年是正月初三,具体时间在上午8点~下午3点之间都可以。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上坟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最佳的拜山时间为寅时,5-7点。不过由于墓地大多离居住地较远,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会这么早,不过最好是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扫墓祭拜。
川南人家,有上新坟的习俗。所谓新坟,就是家中去世的亲人最开始三年时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到新坟烧纸钱,放鞭炮。上新坟的时间是有规矩的,第一个年头是正月初一,第二个年头是正月初二,第三个年头是正月初三。上新坟吉日也可选在清明节前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进行也是可以的。
新坟第一年上坟注意事项
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提醒朋友们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最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人都是会生老病死的,当家里有亲人去世了之后,很多人都是说第一年的清明不扫墓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的相关资料。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1我国地域广阔,民俗风情多种多样,可谓是一乡一俗。老人去世后的第一年清明节,忌日恰巧在清明(或清明期间,即前三后四),不同的地方,因当地的风俗不同,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地方三年内上了新坟后(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挂早青”),就忌讳再给老坟去扫墓,有的地方则只有第一年上新坟后,忌讳给老坟扫墓,民间认为一年挂两次青,为不吉利。但是,有的地方则没有这种讲究,既可以上新坟,接着又也可以在清明时节给老坟扫墓,其中并不冲突,新老都照顾到了。根据题主的意思,当地应该是老人去世第一年,上了新坟后,忌讳清明节去老坟扫墓。我们民间传统,老人去世后三年内(有的地方为规定只有一年)要上新坟。上新坟的时间与清明扫墓是不同的时间,上新坟的时间严格地讲要在社前,有的地方难记得日子,规定在春分前后挑选一个吉利的日子。旧时,民间把上新坟和清节扫墓看成是两回事,分得非常清楚,有“新坟不过社”和“清明上坟扫墓要过社”的说法。那什么是“社”呢?社,即社日。我国有春社和秋社之说,春社以立春为基准,按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来推算,时间并不固定,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以立秋为基准,也是按照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来推算,一般在农历八月。那什么又是戊日呢?这里讲起来比较复杂,简单地说,戊日是以天干和地支各出一个字,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从老黄历上推,每六十天为一轮,就会出现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六个组合,对应的就是六天,此六天就叫戊日,民间也称“六戊”。社日,民间又称社日节,又称土地诞,也就是土地的`生日,土地一年有两个生日。按照我国农村的传统民俗,每年的春天播种的时候,要立社祭祀,祈求土地神,赐予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把地里的粮食收获入仓以后,也要立社祭祀,此时的祭祀是为了酬报土地神。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挂历,根据民间的需求,大多印刷了传统老黄历上的农历日子,上面一般都能查到第五个戊日在什么时候。比如说,我在挂历上查到2021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九),为戊辰日,即春社日。按照传统习俗,如果今年是老人去世为第一年,那么上新坟的时间,就要赶在3月21日以前,即农历农历二月初九,这就叫“上新坟不过社”。而清明扫墓,则一定要过了3月21日,即“清明上坟扫墓要过社”。大多数地方普遍的习俗,一般在离清明节前十天才正式拉开扫墓的序幕。有的地方习俗,一定要在清明节前扫墓,清明节后(包括)就不能扫墓了。有的地方则是讲究“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挂,民间俗称清明扫墓为挂青),还有前三后四,即清明节的前三天,清明节后的后四天,均可以扫墓。今年清明节是年4月4日(农历二月廿三)。这里再讲讲忌日上坟。忌日,从老人去世这方面来说,又叫忌辰,先辈或长者去世的日子。老人忌日上不上坟,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老人忌日这一天,举行宴会或娱乐活动,也有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在家里祭奠。像这种在老人忌日那天不用上坟祭奠的地方,清明那天是老人忌日,自然就在家里祭奠了,不用去上坟。而有的地方在老人忌日的时候,乡俗中的规矩,一定要上坟,也就是说,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一道程序。从民俗角度来说,清明那天是可以上新坟的,只是不要去动老坟就可以了。比如砍掉老坟上的柴草,或者给老坟的坟头上插纸钱,到老坟的祭台前祭祀等,不做这些也就等于没有给老坟扫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忌日上坟和清明上坟是两回事,清明节是祭祀先人,而忌日上坟是祭奠老人。“祭祀”与“祭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无论从上坟人的心情,还是所带的祭品,都有一定的差别。不过,有的地方有一种风俗,认为一个月内忌上两次坟,如果题主所在地有这种说法,而社前又上过新坟,社前到清明不足一个月,像这种情况,即使地方上有忌日必须上坟的习俗,忌日恰巧在清明,或者清明期间,人们放弃上坟,改在家中祭奠。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风尚,地方一些旧的风俗在不断变化,很多年轻人一般不讲究这些了,不再拘泥于古俗。忌日上坟也,上新坟也好,清明扫墓也好,都是为了怀念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不在乎什么禁忌。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2新坟(埋葬不超3年),头次上坟,在清明节前的10天选一吉日,二次上坟,要在清明节前当天;第三次上坟的时间,在清明节后的10天中选一吉日。旧坟(葬超过3年的),在清明节前后10天选一天上坟即可。传说清明节阴间要开大会,没人上坟的人不能参加。参加大会要举着亲人送的旗子入场。清明上坟时会在坟头插纸剪的旗子。头一年清明节要不要烧纸?亲人去世后的每一年都要烧纸和祭奠.特别是头一年更应该这样.头一年最好是要到他(或她)的墓地去烧,以后如果抽不出来时间去,就在他(或她)生前的呆过的地方烧就行了。老人去世第一个清明节有何说法? 1、没有正式结婚的只是女朋友的女人不能陪着男友去上坟扫墓; 2、身怀六甲的孕妇和正在来例假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 3、有的地方还规定丈夫去世不到三年的女人也不能去上坟扫墓。 4、身体虚弱或者正在患病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若一定要去,必须随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护身符。 5、有新过门的媳妇、新生孩子的人家,是必须要在这年的清明节,带上新过门的媳妇和刚生过孩子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去上坟扫墓的。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不扫墓3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卯时。古代历法中,为一。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还是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提醒朋友们这就是风水。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老人离世第一年过年的讲究:不贴红对联、不去热闹的地方、品不带红、不去拜年走动、祭祀有所不同。
1、不贴红色对联
红色是喜庆的象征,为了表达对去世长辈的哀悼与尊敬,第一年的春节不能贴红色的对联。一般第一年是不贴对联的,如果要贴,只能贴白色的,直到第四年的春节才可以贴红色春联。
同时,也不能放鞭炮,衣着要简洁朴素,忌穿鲜艳的衣服。有的地方还要错开时间,在腊月二十八提前吃年夜饭。
2、不去热闹地方
古人言:“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很重视守孝这件事情。家中长辈去世了,第一年的春节家里应尽可能表现出肃静的状态,避免欢声笑语。过节期间,不能参加朋友聚会,也尽量不要去公共场合,出门在外应避开人声鼎沸的热闹地方。
此外,也不能去寺庙佛堂,因为这两个地方忌讳死者,去了会冒犯神灵佛祖。
3、品不带红
长辈去世过的第一个春节,祭祀的物品不能像往年一样带红。上供的筷子不能用红色的,各式菜肴不能染红,各式过年用的含有红色的糕点都要换成白色的,比如过去染色的大枣饽饽,要换成类似馒头的光头饽饽。大年三十,要到墓地祭奠长辈,引去世长辈回家过年。
4、不去拜年走动
家中有长辈去世,第一年的春节应闭门谢客,不能去亲朋好友家走动或拜年,不然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如果要走亲戚,最好在腊月间走动,也不能去看望别人家生病的老人。
从初一到初三都不能出门,不能参加喜事,进行人情来往,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在大喜日子碰到带重孝的人是不吉利的。
5、祭祀有所不同
过去染色的大枣饽饽,现在要换成类似馒头的光头饽饽,上供的菜肴过去都有染红的粉条,现在也不能染红了。筷子也不能用红色的。
老人去世第一年清明节要扫墓吗
老人去世第一年的清明节是要去扫墓的,不过不用一定在清明节当天,需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可以提前一周到十天,这就是大多数地区的习俗。传说清明节阴间要开大会,没人上坟的人不能参加。参加大会要举着亲人送的旗子入场,所以清明上坟时会在坟头插纸剪的旗子。